Loading...

Market Analysis

Sustainable Development

太阳能回收政策与市场分析

良好商业模式与政府政策支持下 成为永续发展的领航企业

台湾地区

每千瓦模组约补助500元由非营利PV Cycle公司管理废弃物、建立专家网络及回收站。

欧盟地区

拥有完善的回收标准与处置机制闻名环境保护,鼓励设立专责回收站,同时补贴回收业者。

目前太阳能板回收困境

随着全球推进太阳能发电,废弃与回收太阳能板的问题正日益突出。在法规与政策方面,欧盟虽然通过《废弃电气电子设备指令》(WEEE指令)要求制造商承担回收责任,但各成员国在执行细节与监管力度上存在差异,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负担成本。美国在联邦层面缺乏统一规范,大多数州没有强制回收立法,仅有华盛顿州等少数州拥有完整制度。日本虽有废弃物处理相关法规,但回收主要依靠自愿,地方政府普遍缺乏专用设施。

在经济可行性上,高昂的回收成本是各国共同的难题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板生产与安装国,回收体系尚不健全,加上回收材料价值偏低,企业普遍缺乏积极性。美国情况类似,尤其是在偏远地区,运输和拆解成本常常超过材料价值,使回收在经济上难以成立。台湾虽已规划回收制度,但废弃量分散,难以形成规模经济,回收厂经营压力大。

技术方面,太阳能板的多层结构和复合材料增加了拆解与分离难度。欧盟虽拥有较先进的回收技术,但高纯度硅与稀有金属的回收成本依然很高,对含有毒金属的薄膜板处理能力也不足。日本的回收流程集中在铝框和玻璃,对稀有金属的回收率较低;中国部分回收厂在有害物质处理的标准化上仍不完善,存在潜在污染风险。

在产业链与责任分配上,美国尚未全面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(EPR),回收责任多落在安装商或用户自身;台湾虽将太阳能板列入“指定回收物”,但在实际操作中,回收网络不完善,责任分配与资金来源缺乏明确规范。

展望未来,废弃太阳能板的数量将在2030年后急速增加。欧盟可能迎来首波大规模退役潮,若回收产能不足将面临压力;日本预计到2040年前会累积大量废弃板,若缺乏经济激励,可能出现非法倾倒问题;中国在2035年后将迎来爆发式报废潮,若政策与技术无法同步提升,将对环境造成重大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