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Our Feature

效率與ESG永續發展 太陽能產業現況

先進技術推動

擁有高效能光電材料搭配專業的儲能技術,突破智慧電網的應用。

發展潛力巨大

全球市場需求持續成長,投資大幅增加與再生能源政策支持。

市場競爭激烈

區域性太陽能企業在不同市場影響力均具競爭格局與未來發展性。
MITHRA Sustainable Solar Recycling

About Us 淧特拉國際跨業殿堂

Solar Recycling for Sustainability

我們致力於推動各項新能源的回收與再利用,採用先進的AI技術,減少回收過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,並透過回收與重塑再利用資源,積極響應環境ESG永續理念。

我們善於串聯產業資源,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,持續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,帶動產業永續發展,並期望成為引領綠色能源產業轉型的重要推手。
更多

領先全球技術 “物理性”回收高達95%

456 +

500 +

1500 +

1000 +

玻璃

800 +

氟化物

600 +

Our Service

太陽能回收流程

初步處理

收集報廢太陽能模組拆解以利分離可回收材料,拆解後進行分類,以提高回收效率與準確性。

中期處理

使用機械分離與篩選,環境影響小、經濟效益高,使用化學溶劑分解材料、提取金屬,提升回收率,以高溫焚燒或熱解技術分解材料,屬環保能源方案。

最終處理

材料再利用:將處理後材料用於新產品製造,創造循環經濟,廢物處置:無法回收部分依環保法規妥善處理,減少環境污染。

Sustainable Development

太陽能回收政策與市場分析

良好商業模式與政府政策支持下 成為ESG永續發展的領航企業

台灣地區

每千瓦模組約補助500元由非營利PV Cycle公司管理廢棄物、建立專家網絡及回收站。

歐盟地區

擁有完善的回收標準與處置機制聞名環境保護,鼓勵設立專責回收站,同時補貼回收業者。

目前太陽能板回收困境

隨著太陽能發電普及,全球面臨太陽能板退役與回收挑戰。歐盟雖有《廢電氣電子設備指令》要求製造商回收,但各國執行差異大;美國缺乏統一聯邦規範,多數州未強制回收;日本回收多屬自願,缺乏專用設施。中國回收體系不完善,材料價值低削弱企業意願;美國與台灣則因運輸與拆解成本高、廢棄量分散,缺乏規模經濟。技術面上,多層結構與複合材料增加拆解難度,高純度矽與稀有金屬回收成本昂貴,有害物質處理能力不足。產業鏈責任分配不明,EPR 制度在美國與台灣仍不完善。

2030 年後,歐盟將迎退役潮,日本 2040 年前恐現非法棄置,中國 2035 年後報廢量爆發,若政策與技術未同步提升,將造成重大環境負擔。

環境ESG永續與可持續性

新技術能將太陽能板的回收率可提升至98%以上,相較傳統僅有85%至90%的回收率,大幅減少資源浪費並提高材料的再利用率。透過高效回收,可使高純度的矽、玻璃、鋁與銀得以持續循環使用,創造更多高附加價值的回收機會。

此外,物理分解技術取代傳統強酸或化學藥劑,不僅能有效降低環境污染,也符合ESG永續發展目標。隨著自動化技術的導入,回收處理過程可進一步降低人力成本、提升效率,強化業者競爭力,而全球光伏廢棄物回收市場規模至2030年更預估將達到1,200億美元(約新台幣3.6兆),顯示此產業發展潛力與商機十分可觀。